2025年退休的人, 养老金计算方式有变化吗? 看完清楚了

  • 2025-07-31 07:52:00
  • 505

明年退休的王阿姨盯着手机查了三天养老金政策,把“2025年养老金双轨制并轨”的消息来回刷了十几遍。

从去年开始各省市陆续发布的过渡期实施方案来看,确实存在部分人员按新老办法计算差额补发的可能。

但要说整体计算方式大改,目前看更像是网友过度解读,毕竟北京今年刚出的补充通知里明确写着“确保待遇水平平稳衔接”。

仔细看广东、浙江这些已实施地区的案例,工龄30年的事业单位人员实际到手金额和改革前差距多在200元以内。

真正要关注的反而是个人账户记账利率,去年降到了3.97%创十年新低。

那些按最低基数缴了15年就想躺平的人,可能得想想补缴的事了。

刷到个社保局直播回放,主持人说系统升级后正在测试视同缴费年限自动核验功能。

早年间档案不全的那批人估计能松口气,不过听说跨省转移还是得跑线下窗口。

现在传得最邪乎的“工龄越长越吃亏”纯属谣言,见过上海某老工程师晒的养老金核定单,42年工龄按新办法反而多出三百多。

刷到个特别准的比喻——养老金改革就像医院挂号系统升级,年轻人用手机预约方便,老年人习惯窗口排队也留了通道。

政策调整永远有过渡期,关键是多查当地人社局的公示文件。

那些在评论区嚷嚷“活不到领养老金”的,点开主页看都是没交过社保的键盘侠。